在今年国内的海归中,竟有人选择了不要报酬而甘心进入大公司当实习生,海归变成海待不奇怪,可是海归们去当实习生,到底是大材小用还是踏实上进了?专家表示,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能进入大公司当实习生是好事,这是海归尽快熟悉国情的最佳方式。
海归当实习生都要托关系
Derek是深圳移民第二代,在深圳读完小学、中学后,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家人的建议下,前往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攻读金融硕士。毕业回国后,他甚至没有主动去找任何一家公司工作,而是瞄准了国内某外资商业银行的实习生位置,想方设法进入该商业银行的交易室实习。D erek对于自己做实习生这一点不以为意,他说“这次进入交易室实习,也费了好一番功夫,把自己在海外留学的成绩、选修科目都一一展示,甚至托了关系,我还和行长吃了顿饭,行长才点头让我去做实习生。实习三个月一分钱都没有,甚至谁都不知道我能不能继续留在商业银行里工作。挣钱对于我来说不是最棘手的问题,只是希望通过实习获得工作经验。我的目标是进入证券公司或者基金公司工作。”回想自己的留学生涯,Derek印象并不深刻,只在苏格兰呆了一年的他,记忆顶多停留在没完没了的Paper要写,他最有自信的就是写作,D erek无奈地说,“这一年大概把一辈子要写的东西都写完了吧,现在英语写作真是流畅得没的说。”
无独有偶,和Derek同样年纪、类似学习背景的玛丽莲回国后也是进入唱片公司做实习生。玛丽莲在国外学的是艺术管理,回国后她经历了三个月找工作的痛苦期,经历了所有人都会经历过的:看上公司,公司看不上自己;公司愿意要,自己又看不上;薪酬太低,干活太累;和自己所学专业风牛马不相及。玛丽莲还是决定去唱片公司做实习生,她自嘲说就是一打杂的,“其实在深圳做个音乐老师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我的钢琴水平、学历、声乐水平都比较突出,可是我就是不甘于在学校里过一辈子。趁年轻就想在外面多看看。”据玛丽莲描述,唱片公司的工作非常辛苦,要在办公室打杂、给专辑做策划、在记者会做宣传,所有累活都要干。不过玛丽莲认为,唱片公司对于自己的海归背景还是非常有兴趣的,她说:“公司如果想做大,海归还是会对公司发展有利的。我投简历过去之后,他们主动打电话给我了,因为我学音乐管理,在唱片公司里肯定算科班出身,在交谈中,他们对于专业、海归身份都表现出了兴趣。”
实习当跳板,尽快“本地化”
对于外界评价海归在回国后,水土不服出现不适应的状态在这两个海归身上并无体现。这和他们在国外学习时间不长并且适应能力强有关。玛丽莲认为出国仅读一年研究生的海归不应该感到不适应,如果不适应说明他们矫情,“就像我刚回国过马路不知道看哪边一样,过几天就习惯了。有人不适应,是不是在小镇上读的书,回来接受不了国内这么多人?”
在采访中发现,海归的英语普遍比国内大学生好,除了有英语环境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他们敢于开口说英语,海归普遍自信成为他们的显著特点。而走到做实习生这一步,不仅人力资源专家觉得很正常,连海归们自身都表现得很豁达。D erek对于实习直言不讳,“实习只是我工作的一个跳板,我想尽快进银行熟悉行业,了解国内金融行业如何运作。”采访中,人力资源专家们也表示,实习生已不是新鲜事,在就业困难的状况下,很多人甚至需要给公司倒贴钱。
面对国内大学生也接受了良好的语言教育,业务能力又较强,海归的优势荡然无存,可是优势丧失,找工艰难,大多数海归显得很平静。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雇主们挑剔的目光,他们也在不断调试自己,重新评价自己的价值,给自己在市场中找到合适定位。就如同玛丽莲说的那样,“实习转为试用工资也就2000元左右,这个数字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想象,可是我就能接受得了,如果在工作中做好,累积更多工作经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我更为看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