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可以说是现今中国的热门话题。随手翻阅2007年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关报道海归的消息处处可见,一些醒目的大题目会映入我们的眼帘,比如“海归赋”、“海归:中国建设的生力军”、“海归:科技创新当先锋”、“海归:跨国公司在华带领头人”等。根据“海归:中国建设的生力军”一文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81%是海归,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51%也是海归,72%的海归人员成为国家重点项目学科的带头人,67%的海归为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这些例子,足以说明海归在当今中国所处的社会地位。有人可能会问:何谓海归?
海归指那些海外归来的留学人员。回顾中国的历史便知,留学和海归都不是新鲜事物。中国自19世纪中后期在光绪初年就派遣赴美的幼童,成为近代中国留学先驱。学成归来者也不计其数,他们很多人成为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和国家的栋梁。但时隔一个半世纪后,它为何成了时髦话题?
笔者认为现今的“海归热”与30年前的“出国热”是紧密相关的,它是中国开放政策和世界国际化结合的产物,有人称之为“时代的音符”。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派遣留学生赴国外学习深造。据中国官方资料统计,自1978年,中国共派出各类留学人员逾百万,赴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修或学习,但很多滞留国外不归。中国政府为了吸引这部分人回国服务,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举办“留学人员成果展”及“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与交流大会”。同时,也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许多留学人员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陆续回国,到2006年底,累计已有27.5万人,仅2006年一年就有4.2万。海归在技术、资金、管理经验以及新思维和新观念方面,为中国作出了贡献。他们活跃在中国的科学、技术、计算机、电子通讯、经济、金融、管理、传媒、人文等领域,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例如,中国的“百度”和“搜狐”,与李彦宏和张朝阳两位原海归是分不可的。毋庸置疑,海归的确为今天中国的崛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论回归,不只是要为其表功,更重要的是反思存在的问题。通过与许多海归交谈,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其一,现在的“海归热”或“海归潮”是否有些过热?是否有些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其二,由于海归的“升值”,有些用人单位对海归要求苛刻,苛求“三带”,即要求他们同时带技术、项目、资金。如果他们真的是留学归来的学子,大部分时间攻读学位,哪来资金和项目?其三,现在的报道是否过于片面?我们多数听到的是有关欧美、澳洲和日本海归的报道,很少听到其它国家海归的消息,这是为甚么?其四,正如上文报道,很多海归的确成了两院院士或学科带头人,大部分报道都局限于自然科学、工科和资讯工程方面,极少听到有关人文、教育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报道。这又是为甚么?
虽然对文科海归的报道不多,但还是有的,我发现对他们的报道语气截然不同,不但没有顶礼膜拜之词,更多的是批评和责怪的语气。例如:“他们(文科海归)的期望值过高”、“文科海归们应该调整心态”、“他们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适应环境”、“应以一种更加客观的心态来理解和对待这些问题(如:身价贬值、科研项目不易申请)”。当今中国固然需要技术,但也存在许多社会问题,难道不需要文科海归回国分忧解难吗?其次,也有少量报道指出,很多海归(特别是“小海归”)回国后找不到工作,由海归变为“海待”,与现今的海归热背道而驰,这是否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