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璐尔,具有多年国外生活经历和中外文化交流领域经验,并对教育,出国,外语培训,就业指导等方面颇有研究和独到见解。作者本人曾有与数百名中国留学生的交流采访经历,并在国内多次举办留学指导说明会,受到学生和家长一致好评)
在多年接触海外中国学生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很多话不吐不快,尤其是每每看到后来者又一如继往地踏上了前辈曾走过的陷阱和误区,就更感到应该在青年朋友们出国前提出一些建议。先需要对题目做一点解释:
一、所谓“陷阱”,这里并非什么非法中介骗取钱财之类,而是很多青年朋友在出国前就已经有的错误认识,或者说追求方向错误,这种陷阱会导致出国后的路难免会有偏差。这里陷阱的真正含义是:正是由于有大量的出国学子过着同样的生活,以至于后来者并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里面的错误。
二、所谓“躲不开”,就是说这些问题是每个出国者都会遇到的。实际上笔者本人,倒是非常希望大家都能真正躲开的。
三、在我多年的经历中,有更多的话可以展开,可惜限于文字篇幅,只能简单叙述,还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启发。由于我最近的工作都与德国有关,因此有些举例往往取近水楼台之利,但可以推定的是,在其它国家都有大同小异的情形。
陷阱一:出国就可以学好外语
在所有中国学生较多的国家中,都有大量的中国学生无法掌握流利的外语。不要说德语法语等小语种,仅英语而言,有多少学生是因为出国才真正掌握的呢?
现象一:有中国学生在加拿大学会了广东话!虽然象是笑话,但足以说明当地中国人的密集程度;
现象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学生与国内朋友一起看英文影碟,大叫中文字幕太快了,来不及看!
现象三:很多中国学生在国外的读书经历都是自己上中文网查询资料,或者请教中国师哥师姐,根本不是通过国外教材或教授获取的学分,这一点在理科专业上尤其突出。因此见到有些已经拿到国外文凭的同学,却在外语交流上只表现出中下等的水平,也就见怪不怪了。
破解: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不和外国人交流,成为朋友,难以真正掌握外语。为什么海归会成为海待?终其原因,不外乎是外语水平和与外国人交流能力的欠缺。笔者甚至大胆断言:如果出国一年左右,还没有形成自己一个固定的外国朋友圈,(可以经常一起聚会或周末外出的),这样的人基本上已落入陷阱,前景堪
陷阱二:出国深造,出国接受先进教育
凭什么大家会认为国外大学就一定比中国的好?国外教育就一定比中国先进?大家都应该知道,无论是文科理科,都有一门共同的基础学科叫数学。国外人的基本数学能力根本无法与国内同等教育水平相提并论。生活中的例子就是:极快心算出25X30或者14+15+16的中国学生到处都是,而外国人大都望而却步;如果心算出11X12或者125X16在外国人眼里简直就是神乎其技了。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买18元的物品而付50元时,国外售货员在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是算不出该找32元的。他们只会拿出零钱向上凑:19,20,30,40,50,一面这样凑足50元,一面数数。虽然中国学生对此大都莞尔一笑,却不知道有没有人仔细想过:国外人的数学思维如此笨拙,为什么你一定要相信国外的教育好呢?
笔者认为,真正到国外所谓深造,不应该是全部焦点都只放在能学到的固定知识内容!所谓知识是死的,学习方法才是财富!
国外教育有两种方法是国内比较欠缺的:
一是独立性。例如有的作业就象一篇小论文,学生除了要通过笔头完成外,还要做成幻灯片等形式在课堂上公开讲解,同学们或老师还会问一些引申的问题,那么除了简单交上去的作业外,还要象论文答辩一样准备参考资料,这对一个人计划性工作能力和公开表达能力等实际素质都会有很大提高。可惜,很多中国学生对此很不适应,更为糟糕的是,他们面对这种锻炼的选择是:能逃避就逃避。
另外一种能力就是团队工作精神(Teamwork)。教授布置了作业后,会指定几个同学一组来共同完成。这时候,同学们会自发形成工作团队,会由组长经讨论后布置每个人的任务:谁去图书馆查资料,谁去网上找补充信息,谁来起草答卷,谁负责来公开演讲等等,并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大家组织讨论进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目前这种靠单打独斗很难有出路的社会中,团队精神会在这种点滴锻练的积累中得到非常大的提高。也同样可惜,很多中国同学在国内的学习习惯中,已经什么都认为可以依靠自己了。他会自认为独立就能完成每个环节。而一个小组的作业完成,教授会给大家同样的分数。也许中国同学单独完成的作业会得到60分,而显然团队中的成员至少希望80分或者更高,那么久而久之,中国同学在这样的分组作业中就不受欢迎了。
破解:到国外深造的想法没有错误,陷阱在于你目光的焦点:不是仅看重能学到什么死知识,而是应该重视如何学到这些知识,也就是国外教育的学习方法。
[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
|